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下面简称大赛)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榜单赛事之一,也是我校认定的学科竞赛A类赛事之一。大赛开始于2008年,是我国面向高校本科生最早的赛事之一,由教育部计算机类教指委发起举办。大赛的目的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服务。赛事分为校内预赛、省级复赛、全国决赛三个阶段。现将校内预赛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名对象
凡2024年所有的在校本科生均可报名参赛,参赛学生在比赛各阶段能够安排出时间,保证参赛。
二、大赛内容分类及要求
传媒与艺术设计类专业,即传媒与艺术设计系师生可参加数媒静态设计和数媒动漫与短片两大类;
7.数媒静态设计(参照国赛类别序号和名称)
包括以下小类:
(1)平面设计普通组(2)环境设计普通组(3)产品设计普通组
(4)平面设计专业组(5)环境设计专业组(6)产品设计专业组
说明:
(1)本大类的参赛作品应以“中国古代数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之四”为主题进行创作,主题的内容限定与说明,参见“一、大赛说明”中第2点所述。
(2)平面设计,内容包括服饰、手工艺、手工艺品、海报招贴设计、书籍装帧、包装设计等利用平面视觉传达设计的展示作品。
(3)环境设计,内容包括空间形象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展示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公共设施小品(景观雕塑、街道设施等)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相关作品。
(4)产品设计,内容包括传统工业和现代科技产品设计,即有关生活、生产、运输、交通、办公、家电、医疗、体育、服饰等工具或生产设备等领域产品设计作品。该小类作品必须提供表达清晰的设计方案,包括产品名称、效果图、细节图、必要的结构图、基本外观尺寸图、产品创新点描述、制作工艺、材质等,如有实物模型更佳。要求体现创新性、可行性、美观性、环保性、完整性、经济性、功能性、人体工学及系统整合。(5)本大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报名与评比。普通组与专业组的划分,参见“一、大赛说明”中第5点所述。
(6)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其中有作者的专业属于专业组专业清单,则该作品属于专业组作品。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选拔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8.数媒动漫与短片(参照国赛类别序号和名称)
包括以下小类:
(1)微电影普通组 (2)数字短片普通组 (3)纪录片普通组(4)动画普通组
(5)新媒体漫画普通组(6)微电影专业组 (7)数字短片专业组(8)纪录片专业组
(9)动画专业组 (10)新媒体漫画专业组
说明:
(1)本大类的参赛作品应以“中国古代数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之四”为主题进行创作,主题的内容限定与说明,参见“一、大赛说明”中第2点所述。
(2)微电影作品,应是借助电影拍摄手法创作的视频短片,反映一定故事情节和剧本创作。
(3)数字短片作品,是利用数字化设备拍摄的各类短片。
(4)纪录片作品,是利用数字化设备和纪实的手法,从参赛作者视角拍摄的与主题相关的短片。
(5)动画作品,是利用计算机创作的二维、三维动画,包含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动作设计、动画声音和动画特效等内容。
(6)新媒体漫画作品,是利用数字化设备、传统手绘漫画创作和表现手法,创作的静态、动态和可交互的数字漫画作品。
(7)本大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报名与评比。普通组与专业组的划分,参见“一、大赛说明”中第5点所述。
(8)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其中有作者的专业属于专业组专业清单,则该作品属于专业组作品。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选拔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计算机类专业,即信息管理工程系师生可参加软件应用与开发、微课与教学辅助、物联网运用、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运用等五大类。
1. 软件应用与开发(参照国赛类别序号和名称)
包括以下小类:
(1)Web 应用与开发。
(2)管理信息系统。
(3)移动应用开发(非游戏类)。
(4)算法设计与应用。
(5)软件应用与开发专项赛。
说明:
(1)软件应用与开发的作品是指运行在计算机(含智能手机)、网络、数据库系统之
上的软件,提供信息管理、信息服务、移动应用、算法设计等功能或服务。
(2)Web 应用与开发类作品,一般是 B/S 模式(即浏览器端/服务器端应用程序),客户端通过浏览器与 Web 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例如各类购物网站、博客、在线学习平台等。参赛者应提供能够在互联网上访问的网站地址(域名或 IP 地址均可)。
(3)管理信息系统类作品,一般为满足用户信息管理需求的信息系统,具有信息检索
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等优点。该类系统通常具有信息的规划与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等功能。例如财务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
(4)移动应用开发(非游戏)类作品,通常专指手机上的应用软件,或手机客户端。
(5)算法设计与应用类作品,主要以算法为核心,以编程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并得以
应用。既可以使用经典的传统算法,也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新兴算法与技术,支持 C、C++、Python、MATLAB 等多种语言实现。涉及算法设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编程实现等综合能力。
(6)软件应用与开发专项赛,采用大赛组委会命题方式,赛题(不超过 3 个)将适时在大赛相关网站公布。
2. 微课与教学辅助(参照国赛类别序号和名称)
包括以下小类:
(1)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类课程微课(或教学辅助课件)。
(2)中、小学数学或自然科学课程微课(或教学辅助课件)。
(3)汉语言文学(限于唐诗宋词)微课(或教学辅助课件)。
(4)虚拟实验平台。
说明:
(1)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其内容以教学短视频为核心,并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2)教学辅助课件是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的课程软件。
(3)微课与教学辅助课件类作品,应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能多层次多角度开展教学,实现因材施教,更好地服务受众。本类作品选题限定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汉语言文学(唐诗宋词)和中小学自然科学相关教学内容三个方面。 作品应遵循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符合认知规律等原则,作品内容应立足于教材的相关知识点展开,其立场、观点需与教材保持一致。
(4)虚拟实验平台是指借助多媒体、仿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计算机上营造可辅助、
部分替代或全部替代传统教学和实验各操作环节的相关软硬件操作环境。
3. 物联网应用(参照国赛类别序号和名称)
包括以下小类:
(1)城市管理。
(2)医药卫生。
(3)运动健身。
(4)数字生活。
(5)行业应用。
(6)物联网专项。
说明:
(1)城市管理小类作品是基于全面感知、互联、融合、智能计算等技术,以服务城市
管理为目的,以提升社会经济生活水平为宗旨,形成某一具体应用的完整方案。例如:智慧交通、城市公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监控、城市应急管理、城市安全防护、智能建筑、文物保护、数字博物馆等。
(2)医药卫生小类作品应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实现智能化医疗保健和医疗资源的智能化管理,满足医疗健康信息、医疗设备与用品、公共卫生安全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等方面的需求。建议但不限于如下方面:医院应用,如移动查房、婴儿防盗、自动取药、智能药瓶等;家庭应用,如远程监控家庭护理,包括婴儿监控、多动症儿童监控、老年人生命体征家庭监控、老年人家庭保健、病人家庭康复监控、医疗健康监测、远程健康保健、智能穿戴监测设备等。
(3)运动健康小类作品应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以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大众健身质量为目的。建议但不限于如下方面:运动数据分析、运动过程跟踪、运动效果监测、运动兴趣培养、运动习惯养成以及职业运动和体育赛事的专用管理训练系统和设备。
(4)数字生活小类作品应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通过稳定的通信方式实现家庭网络中各类电子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以提升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便利程度为目的,包括:各类消费电子产品、通信产品、信息家电以及智能家居等。鼓励选手设计和创作利用各种传感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满足生活需求的作品。
(5)行业应用小类作品应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解决某行业领域某一问题或实现某一
功能,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价值为目的,包括物联网技术在工业、零售、物流、农林、环保以及教育等行业的应用。
(6)物联网专项赛,采用大赛组委会命题方式,赛题(不超过3个)将适时在大赛相
关网站公布。
(7)作品必须有可展示的实物系统,需提交实物系统功能演示视频(不超过10分钟)与相关设计说明书,现场答辩过程应对作品实物系统进行功能演示。
4. 大数据应用(参照国赛类别序号和名称)
包括以下小类:
(1)大数据实践赛。
(2)大数据主题赛。
说明:
(1)大数据实践赛作品指利用大数据思维发现社会生活和学科领域的应用需求, 利用大数据和相关新技术设计解决方案,实现数据分析、业务智能、辅助决策等应用。要求参赛作品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成果,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数据来源、应用场景、问题描述、系统设计与开发、数据分析与实验、主要结论等。参赛作品应提交的资料包括:研究报告、可运行的程序、必要的实验分析,以及数据集和相关工具软件。
作品涉及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
① 环境与人类发展大数据(气象、环境、资源、农业、人口等)。
② 城市与交通大数据(城市、道路交通、物流等)。
③ 社交与 WEB 大数据(舆情、推荐、自然语言处理等)。
④ 金融与商业大数据(金融、电商等)。
⑤ 法律大数据(司法审判、普法宣传等)。
⑥ 生物与医疗大数据。
⑦ 文化与教育大数据(教育、艺术、文化、体育等)。
(2)大数据主题赛采用组委会命题方式,赛题(不超过 3 个)将适时在大赛相关网站
公布。
5. 人工智能应用(参照国赛类别序号和名称)
包括以下小类:
(1)人工智能实践赛。
(2)人工智能挑战赛。
说明:
(1)人工智能实践赛是针对某一领域的特定问题,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与思想的
解决方案。这类作品,需要有完整的方案设计与代码实现,撰写相关文档,主要内容包括:
作品应用场景、设计理念、技术方案、作品源代码、用户手册、作品功能演示视频等。本类作品必须有具体的方案设计与技术实现,现场答辩时,必须对系统功能进行演示。作品涉及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城市与交通(包括汽车无人驾驶)、智能家居与生活、智能医疗与健康、智能农林与环境、智能教育与文化、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三维建模与虚拟现实、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方法研究、机器学习方法研究。
(2)人工智能挑战赛采用大赛组委会命题方式,赛题(不超过 5 个)将适时在大赛相
关网站公布。挑战类项目的国赛将进行现场测试,并以测试效果与答辩成绩综合评定最终排名。
三、大赛规则
1.每大类的每个参赛队可由本校的 1~5名本科生组成,指导教师不多于 2 人。
2.每位作者在每大类只能提交 1 件作品,无论作者排名如何。
3.指导老师每一小类指导作品不超过两份,无论排名。
四、注意事项
1.所有类的每一件参赛作品,必须是参赛者在本届大赛期间(2023.7.1~2024.6.30)完成的原创作品;与2023.7.1之前校外展出或获奖的作品雷同的作者的前期作品,不得重复参赛。
2. 参赛作品不得在本大赛的 11 个大类间一稿多投。
3. 参赛作品的版权必须属于参赛作者,不得侵权;凡已经转让知识产权或不具有独立
知识产权的作品,均不得参赛。
4. 参赛作品的数据应来源合规、信息处理恰当,不得引用涉密数据,不得侵犯个人隐
私等。
5. 参赛作品中如果包含地图,在涉及国家当代疆域时,应注明地图来源(如中华人民
共和国自然资源部网站),并且注明审图号,否则属于违规参赛作品。
五、报名时间和方式
2024年3月10日至2024年4月7日下午17:00,请所有参赛人员将以文件夹的形式将报名表(附件2)及电子版参赛作品打包一并发送至校赛对应的专用邮箱:2950741399@qq.com(传媒与艺术设计系作品收件邮箱)、17786461649@163.com(信息管理与工程系收件邮箱),文件夹命名为“2024计算机设计大赛+系部名称”,发错邮箱者由发送者自行承担后果;
附件2填写要求:表格内容包含各团队成员信息(系部名称、作品所属大类、作品对应小类、作品名称、作品简介、队长队员姓名班级、QQ号码及联系电话,指导老师);
各团队参赛作品均以作品所属大类-作品对应小类-作品名称命名。大类和小类的名称严格按照官网(官方公众号)的名称书写,参赛队人数及作品要求需严格按照文件要求。作品简介控制在200字以内。
六、参加省赛和国赛名额
学生报名校赛后,将由大赛专家组对作品进行评审,推荐优秀作品代表学校参加省级赛和国家级赛。具体事宜将在报名后在官方QQ群另行通知,请参赛人加群。
七、未尽事宜
艺术设计类作品邮箱:2950741399@qq.com
官方QQ群:596929069
联系人:谭老师(QQ:1509661381)
计算机类作品邮箱:17786461649@163.com
官方QQ群:186674454
联系人:曾老师(QQ:544935032)
大赛官网:
大赛官方公众号:微信搜索“计算机设计大赛服务号”或“CCCC_FAQ”。
传媒与艺术设计系 信息与管理工程系
二〇二四年三月七日
附件1:
附件2:
附件2:乐鱼app官方手机版-(中国)科技公司2024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校赛作品汇总表.xls